很多朋友游泳時會思考為什么會分為深水區和淺水區,深圳他拍檔-瑞地格樂介紹,淺水區和深水區的浮力雖然沒有變,但是阻力會減少。具體來說就是打水產生的水波會向下傳遞到池底再反射回來,對人產生阻力,水越深,反射回來的阻力就越小,時間也越長。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大賽的標準泳池都達到了3米水深的原因。
1、外形阻力
也就是人的外形所帶來的阻力,所以在游泳教學中強調身體的姿勢,教練都會讓學員盡可能保持身體平直,減少截面的面積,從而減少外形阻力。想不明白的做個小實驗就知道了:手掌垂直于水面,向前推水;以及手掌放平,與水面平行,向前推水??隙ㄊ乔罢哔M力,就是因為截面面積大,外形阻力大,所以會覺得更加費力。
2、表面阻力
這個一般人可能體會比較小,主要表現就是物體(游泳者)表面與水摩擦產生的阻力,一般來說越光滑阻力就越小,所以運動員們在重要比賽前會剃毛,腋毛腳毛胸毛之類的統統剃干凈,大家可以看看男子游泳比賽,尤其是自由泳的比賽,移臂時經常可以看到光溜溜的腋窩哦~3、水波阻力。
顧名思義就是水波對人造成的阻力,簡而言之就是我們平時看游泳看到的水花,水花大,阻力也大,速度越快,水波也會越大,阻力也會變大。這也是設置深水池的原因。水越深,反射回來的擾動就越少,水波阻力就越小。另外水深也更方便運動員通過潛泳去規避水波阻力(因為在水下會比在水面受到更少的水波阻力)。詳情可以看看菲爾普斯200米自由泳,羅切特的200米自由泳和200米仰泳,都是在轉身后通過盡可能多的潛泳去規避阻力。